聆听安宁读书会丨走出抑郁第二部分:学会如何应付-消极思维的风格特点(上篇)

聆听安宁读书会项目启动,加入我们,您即有机会免费得到我们推荐的整本优质书籍。不需要下载APP,不需要花一分钱,只要联系我们,我们就发送给您。全民阅读,我们参与。

每天阅读25分钟,养成阅读习惯,增强专注力、记忆力。提升身心健康,我们在行动。

本章将探讨抑郁时人们的思维类型。如果你能够领悟到抑郁状态下思维的片面性,那么你将更有把握战胜它们。

抑郁时,我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消极的思维观念,以及 负向的记忆很容易进到我们头脑中来,而且挥之不去。我们的思维 开始向所谓的“消极思维偏见”转变。这一现象的产生有两个能的原因。第一、在应激和情绪唤醒的条件下,我们的大脑易于选择 “安全胜于后悔”的思维模式。我们的思维丧失了灵活性,凡事往 坏处想,寻求确定性。这是人类大脑的特性:没等你发觉,没等你 付出任何努力,你的思维已滑向极端。第二、儿童时期形成的消极 信念和个人判断(如不可爱、失败、无能),会因消极事件的刺激而激活。这些消极事件包括:人际关系破裂、人际冲突、强烈的失望感等。消极事件唤醒了记忆中的消极信念,而消极信念会促使个体对事件做消极的解释。图4描述了这种螺旋结构:

当我们的思维沿螺旋结构向下的时候,我们开始寻找证据来证明或适应自己的消极观念。我们开始回忆起过去的诸多失败,于是情绪便像黑色的浪潮一样,向我们积极品质的沙滩席卷而去。消极思维会在抑郁时变得越来越强烈,使抑郁程度进一步加深,变得难以缓解。某些抑郁性思维很常见,为了战胜它,我们必须:(a)识别它们;(b)使用我们的理性和情感性思维解决问题。下面让我们从草率下结论这一消极思维模式开始探讨,因为它是引发其他消极思维的关键。

草率下结论

如果我们感到自己易于被他人抛弃,或有这样的基本信念,即“如果没有一种亲密的关系,我将很难快乐”,那么,我们会很自然地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人将离弃我。这种念头常迫使我们依附于与他人的关系中,不敢面对可能会被他人抛弃的恐惧。

我们的本能告诉自己,我们很难单独生存。在原始生活条件下,这种想法或许是对的,因为被遗弃是一个巨大的威胁,特别是对于年幼者。但在今天,这种想法就不那么确实。当然,被抛弃可能会非常令人痛苦,我们会感到很伤心,但我们可以采取措施或寻找证据帮助自己应付。这些措施包括:寻求朋友的帮助、提示自己,在未与某人建立亲密关系以前,自己也能应付,或告诉自己,很多人也都面临同样的困难,但他们活得很好。尝试学习在一段时间内独立生活对你大有好处。

如果你害怕与他人的关系出问题,或害怕被人抛弃,有一种方法可以帮助你,那就是:将你的恐惧写下来并与之辩论,想出各种能应对人际关系破裂的方法。当然,关系破裂是很痛苦的(你无法避免),但你可以学会如何更有效地面对它。下面我们采用附录一中的第二列与第四列进行探讨:

质疑与应对方法

首先,我有什么证据证明,我将被抛弃或我们的关系行将终结呢有什么证据支持或对我的担忧

如果做最坏的打算,我将如何面对它这将很痛苦,但我不能姑息这些情绪,我要面对这种危险并想办法应付它。这些办法包括: 向朋友述说,寻求他们的支持,考虑如何靠自己生活。

即使关系真的破裂,对我而言也没有什么影响。关系破裂并不表明我不可爱,它仅仅说明我没处理好这段关系。

也许我应当独自应付被抛弃恐惧。这样做的益处在于,我将看到自己是个独立自主的人。我通过两种方式草率下结论:(1)当关 系没有破裂的时候,设想其马上就要破裂了(2)假设关系真的破裂后,我将无法应付。

草率下结论的另一种形式是“主观臆断”。我们认定别人不喜欢我们,仅仅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人喜欢我们。在“主观臆断”中,我们相信自己可以通过直觉知道别人的想法。

了解朋友的底细,对他人是否欺骗我们保持敏感性,是大有好处的。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在关系的处理上将大费周折。下一番睹注,输赢则难以预料。当我们陷入抑郁的时候,我们对受骗、被利用的可能性更加敏感,我们开始认为他人并不真地关心我们,他们只不过在假装——他们是不可靠的朋友。我们不断地在记忆中寻找自己曾经不被关心的证据。

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向这种思维挑战:

人们照料自己是理所当然的,或许人们没有像我想像的那样关心我,但这并不等于说他们不关心我。或许我有的方面不讨他们的喜欢。其实,他们有的地方也不大讨我喜欢。但谁规定我必须喜欢他们的全部,或他们 必须喜欢我的全部呢,我是人,不是神。人与人之间常常会互相伤害,这就是生活。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寻找证据”来挑战这种思维:

其他人或许心情不好,无法理解我的感受。如果人家不是有意的,我怎么可能从他们的行为中读出轻蔑与藐视呢难道除“他们不喜欢我以外”,没有别的解释了吗如果经过验证,我认为他们的确在轻视我,我最好还是离开他们,或者降低对他们的期望。

对未来的预测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需要对未来有所预测。我们需要对生活中面临的威胁、机遇以及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有所把握,以便决定我们是否为之付出努力。我们为达到目标付出多少努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未来乐观或悲观的态度。当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时,我们投入大量的精力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然而,问题是当我们陷入抑郁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常做出这样的结论:“做什么都没有用”,并一再暗示我们“世道艰难”。抑郁告诉你:“投入的努力再大,也得不到回报,还是收手等待好的时机吧。”因此,要摆脱抑郁既要培养耐心,又要养成这样的思考习惯,即“我对未来过于悲观了”。

我们要认识到,我们的感觉是环境造成的,这并不意味着做什么都没有用。我们可以将大的问题分解成小的问题,逐步达到标。例如,丹为获得学位不得不做一个项目,他感到非常焦虑,确信自己将无法完成。经过努力,他学会了向自己的这一悲观思维挑战,成功地将问题分解成可执行的小的步骤:首先,与导师谈一谈,弄到足够多的相关资料,然后制定写作计划。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有点像登山:为了克服对高度的恐惧,你应每次上一个台阶,同时不要向上或向下看。

有时我们需要学会适当的妥协。但如果你还没有尝试任何计划、更没足够的证据证明你什么都不能做,就放弃了努力,只能表明你太焦虑了。

使自己活跃起来

认为做什么都徒劳无益,或认为事情太难,谁也帮不上忙,会使我们放弃努力,变得更加消极。向这种想法挑战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时,成功的关键在于,尽管前景看起来不容乐观,但我们仍不放弃努力。反省一下,你在执行本书的建议方面是否缺乏积极性你可以这样向你的观念挑战:

质疑与应对方法

下这样的结论我是否具有足够的证据这是否是我的主观感觉

  我之所以如此感觉是因为我抑郁,这是抑郁的自然反应。我如果努力的话会失去什么呢如果我付出了努力,并且没有成功,对我而言并没有什么坏处,相反,或许会有些好处。在开始之前我就将自己挫败了吗如果我努力,尽管可能没有成功,但我却知道我付出了努力。我可以循序渐进,如果我将问题分解成小步骤,它们或许就不再那么可怕了。我不必一次做得太多。我努力做一点,总比什么也不做会令我感觉要好些。我要因自己的努力而鼓励自己。克服消极被动的诀窍是,从那些“可以做”的事情开始努力。

情绪推理

强烈的情绪或情感,会诱使我们从某种角度思考问题,尽管我们知道自己是非理性的。问题在于,我们并没有努力用自己的理智战胜情感。在情绪的强大作用下,我们常常会认为“我感觉是这样,我的感觉一定是正确的”。

感觉其实是最不可靠的。例如,在“十字军东征”时期,许多欧洲人“感到”上帝让他们杀害穆斯林,于是他们就做了。通观历史,人们因为服从于感觉的驱使,做出了许多可怕的事情。

情绪

我感觉是这样,我的感觉一定是正确的

将去参加舞会感到焦虑

我感到恐惧,因此这种情境一定是可怕的。我感觉心脏病好像要发作了,因此心脏病真的会发作。

因一件小事而受指责我感到内疚,因此这是我的过错,我是个坏人。

发脾气大喊大叫

愤怒使我感觉自己很可怕。因此,发脾气是可怕的。我是一个坏人,令人讨厌。

想哭

我感觉我一旦哭起来,就会像决堤的洪水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因此我必须克制自己不要哭。

哭的时候,我感到羞耻。因此哭是令人羞耻的,是软弱的标志。

感到自己真笨,因此我是愚笨的。

因此,作为一条原则你要记住:在抑郁的时候,你不要相信自己的感觉(尤其是当你对自己进行苛责、挑剔的时候)。这里有一些典型的“我感觉是这样,我的感觉一定是正确的”式的思维观念:

不论你感到自己失败、不可爱、愚笨或是其他什么,这都不会变成现实。感觉不能反映现实。你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向这类情绪推理提出质疑和挑战:

我或许犯了错误甚至表现得很愚蠢,但这并不会真的使我变得愚蠢。无论此刻我的感觉如何,我始终是个具有各种潜能与可能性的个体,不能被轻易评判。我可以学习变成不同的样子。或许,我现在认为自己永远不可能成功,但这毕竟不是事实;我或许感觉自己将永远无法停止哭泣,但任何人最终都会停止哭泣。哭泣是受伤害、需要医治的标志,并不代表我是脆弱的。  

在有些情况下,感觉的确非常有价值。事实上,它赋予生命以活力。但当我们用情感代替理性思维处理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犯错误,因为我们的情感缺乏现实性和精确性。你应当考虑的是,如何用你的理性(同情性)自我挑战上述列表中的思维与观念。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依靠直觉,而是说,你需要寻找证据来证明你的直觉。

感觉是以各种形式出现的。当抑郁的时候,或在抑郁出现之前,我们会认为自己必须做某些事情、必须按照某种方式生活,或必须拥有某些东西。例如,如果你认为:“我得发财,否则我就不会快乐。”那么,你便会陷入麻烦。这并不是新鲜的道理,12世纪以来,佛教徒一直认为:痛苦源于我们对物质的贪恋与欲望。

我们对许多事情、对事情的许多方面都存有贪欲:“我必须一直被他人所爱;我必须永不失败;我必须证明我永远不会丧失自控力;我必须……”十之八九,我们意识不到自己的这种想法,但我们的情绪却可以为我们提供线索。同样,有时我们也要求别人“必须”:“别人必须对我很好;他人必须不向我说谎、不令我伤心”等等。挫折和暴力常与这些“必须”相关联。例如,有些暴力型男子认为,女人必须遵从他们,不能与他们争辩;当男人有性需求的时候,她们必须让他们满足。我们的“必须”越强烈,我们遵从自己“必须”的倾向就越顽固。有时,我们会强迫他人顺从自己的意志。

你应当利用感觉的力量,来检查你自己是否有这种“必须”,然后向它们提出挑战。当然,我们的“必须”不是“或者……或者”,换句话说,“必须”的强度是不同的。典型的有“我必须拥有爱才能幸福”、“我必须成功才能被爱”、“别人必须理解我的感受”。改变这些“必须”的关键,是要将“必须”转化为“希望”。例如“我希望自己被他人所爱。但如果不是这样,我也同样很快乐”或“我非常渴望别人能够理解我的感受,但如果他们没有做到,我会很失望,但绝不会像世界末日到来般的痛苦”

如果你认为理性的方法对你很残酷,你可以想一想佛教徒的话:“贪欲为痛苦之本。”控制我们的贪欲,就控制了我们原始的情绪化思维。无论你的“必须”是什么,你都要认识它,并且将其转化为“希望”。应当认识到,减少你的贪欲,会释放你自己,使你更加自由。请记住我们的“必须”是具有讽刺性的,例如,有时我们过于渴望成功而害怕失败,以至于我们因恐惧而变得退缩,什么事都不敢去做。如果你参一个晚会,并认为“任何人都必须喜欢我”。你很可能会因过分焦虑而玩得不愉快。你可能根本不敢去参加这次晚会,即使你真的去了,也可能会因为你的过度防御,使得他人无法与你交流。 

咨询预约方式:

成都李老师:028-63852557;18482327723;成都高新区益州大道北段777号中航国际交流中心4栋1单元504

许昌马老师:17698015269;河南许昌市南海街天宝盛世花园20栋2单元1202

西安柳老师:029-63055711;13669244886;西安新城区东站路与唐韵路交叉口和润坊6号楼906




蜀ICP备19002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