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学|聊聊死亡,生命会变的更通透

猝不及防的死亡让人难以接受。近几日听闻朋友家一个亲戚在一场车祸中离世,年仅40岁左右,尽管未看到那个亲戚的妻儿,但作为一个外人,也会感觉心里咯噔一下,感到莫名的有些惋惜,过不了多久就是中秋了,这对于中国人来讲,是一个家人团聚的日子,但是却无法如愿了,甚至内心脆弱一些,或许会直接跟他而去。

这并无夸大的意思,人心就是这样的‘矫情’,即便心再硬的人都有一根‘心理软肋’,那就是愧疚感。这样的愧疚感如何展现的呢?

第一反应:‘冻僵’。就是死去的这个人、这件事在头脑中是空白状态,没有立马有什么行为举动,似乎这个人不是我认识的那个人、这件事好似是做梦不是真的。

第二反应:愤怒。从外看是指向死者和造成死者死去的那一场车祸的另一方,指责对方的不小心,怨恨为什么会狠心这样去做,即便这场车祸并非是故意为之,我们都会找到一个具体的理由来指责对方。

第三反应:悲伤。这个情绪里掺杂着难过,也有懊悔自责的情绪在里头,看到哪里都能记起死者的音容相貌,也会后悔自己之前对对方做过的‘不好’的事情,或是做的‘不够好’、一直拖着未做的事情。还会继续回忆着那细枝末节的‘前事’,在发生车祸之前和死者在一起的点滴,觉得‘要是当时我做什么或是不做什么,他就不会遇到这个事情’,把对方的死归咎在自己身上。

第四反应:接受事实。接受对方已经离开人世,这个说起来仅是四个字,但是要做到这点,却是心理上需要反复经历上述二三反应,才会到这个阶段,而且还需要进行分离这个痛苦的过程,即‘你是你,我是我’看似冷血无情的想法,却是接受事实,回归现实不可缺少的一种认知调整。

第五反应:回归平静,升华对死亡的尊重,对生的珍惜。这也是从这件事当中得到的唯一一件好事。在历经内心煎熬,走到了这个阶段的人,整个精神面貌都会有一个十分明显的转变,会积极乐观,对待人会更加善意友好,对自己也会宽容。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是死亡,那是因为没有多少人在死亡面前,能够走到第五个阶段的反应。

有的停留在第一阶段,好似生命已经被抽离,留下的仅仅是身体这个驱壳,很容易进入一种疯癫的状态。而有的经历二三阶段,好似录音带卡壳,一直重复的播放,沉溺在悲伤的事件里,走不出来,甚至多次尝试过轻生,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留恋,处在这个阶段的人,对于他们而言,存在最根深蒂固的想法:死亡比活着更加令他们向往。

因而,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是死亡,而生命可承受之重依旧是死亡,前者是在于指向一个人,而后者是指向所有人。即死亡并非会在一个人身上发生,天灾人祸时有发生,放眼这个世界上,每一秒钟就会有一个人从这个世界上离开,尽管难过,但是能做的是,既然死亡会来,珍惜现在还能呼吸的自己,去做该做的事情,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我的心理调适?

畅谈生死是一个对我来说很畅快的话题,我不是有病,而是我认为,看清了生死的意义,我们会活的更洒脱一些,而奇怪的是,我在不到10岁的时候,就在思考这个话题。

对于生,大部分人都是轻松、愉悦的讨论,想来是因为生所带来的寓意是‘人有无限可能’。

而对于死,却是如此沉重的,大部分人难以启齿,并非羞涩,而是恐惧。在很多地方,我们描述一个人死的时候,仿佛都不愿提及“死”这个字眼,而是说“没了”,是啊,没了。人,大多怕死,并不是因为害怕死亡本身这个生理现象,而是因为死了之后就什么都“没了”,人舍不得那些拥有的,或者期待获得那些还没有得到的,所以,害怕死。

活着的时候,我们抱怨作业多,工作重,爱人不理解自己,父母有太多毛病,老板不公平,公司黑幕太多,政府黑暗,世界上坏人太多;

活着的时候,我们很喜欢一个人,希望天天见到他/她;

喜欢一款游戏,上课也在玩儿,恨不得下班赶快回家;

喜欢被父母宠着,所以哪怕结婚后还天天往父母家跑;

喜欢吃某种美食,就天天都去那家店;

活着的时候,我们因为曾经父母对我们不好,所以天天想着把他们掰过来认错;

爱人和我们意见不和,所以天天想着让他承认他错了,我对了……

随着死亡,所有的一切烟消云散,统统“没了”。所以人害怕的不是死亡这种生理现象,而是害怕失去关系。每个人都有“分离焦虑”,所以害怕失去关系,害怕孤独。至于什么是“分离焦虑”在此就不赘述了。

有人说,这世上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这话有理,但是却不全面,这句话的意义是建立在这个人想活着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如果这个人本就不想活了,生死还有意义吗?所以对于有些人来说,生死也未必是那么重要。

大家如果有机会接触很多抑郁症患者的时候,你会听到他们会这样告诉你:“我眼前经常会出现一个天使,她会告诉我,这里会让你太痛苦,跟我走吧,我带你去一个没有痛苦只有快乐的地方。”结果,他们就会跟着这个“天使”往外走,而外面就是数十层的高楼,一步迈出,烟消云散。所以说,如果你有一个人生终极的愿望,达成了,死亡亦不可怕。王国维也许就是一个例子吧。

有一次一个好朋友问我,说他一个读者的朋友患上了癌症,在广州没有治好,辗转到了北京继续治疗,病人是个26岁的女孩子,风华正茂,却身患绝症,问他:“我该怎么和她交流呢?”我的朋友不知道如何回答,过来问我。

我说:一视同仁。没错,一视同仁。

她很不幸,青春岁月,身患绝症,但是正因如此,我们才不能给她贴上一个不正常的标签,如果你将她和别人区别对待,那么这就是在给她贴上一个不同于常人的标签,这个标签往往就是负面的——我是个将死之人。

我们就是应该让她知道,她和很多人都一样,并无特殊之处。就是这样啊,往坏处说,这个世界上不幸的人多了去了有人生下来就没有眼睛;有人刚生下来就被判了死刑,说活不过2个月;有人刚刚和家人相拥告别,半小时后车祸身亡;汶川地震有多少人殒命?所以她没有太特殊。

往好处说,哪怕治不好,在生命最后的这段时间里,亲人、好友都围绕在她身边,她并不孤单,我们要去守护她最后的尊严。

人,害怕的是孤独,当她自己并不特殊,很多人都和自己一样,很多人都在自己身边的时候,奇迹就发生了。

死亡,意味着无尽的孤独,所以人才会怕。

活着的人觉得被丢下了,死了的人也觉得被抛弃了,所以才会那么恐惧。所以我们才经常听到这些话:“我要拉上一个垫背的”;“黄泉路上有我做伴,你不孤单”……

你身边有没有一个完全为你着想的伙伴?你的生命里有没有一个与你心连心的人?你有没有一段亲密无间的关系?

有的话,祝贺你,你已经找到应对死亡最有力的武器,即使现在没能有足够勇气,那也是早晚的事了。

作者简介:

马承宁,聆听安宁身体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创始人,最适合中国来访者的职业心理咨询师,是来访者最忠实的陪伴者和心灵守护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实用主义催眠师,心理督导师,社会医学专家,专业心理学毕业,然后一直从事职业心理咨询至今。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功底。从事职业心理咨询工作至今已有10年,治愈了上百位神经症患者,并历时3年半帮助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摆脱精神类药物。

马老师在很多领域都能有效的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擅长婚姻咨询、人际关系心理咨询、儿童青少年咨询、神经症及性心理障碍治疗,并对利用心理学方法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内科疾病有研究。尤其在治疗神经症方面,能够帮助来访者解决症状,重塑来访者的性格,彻底告别该种神经症。众多患者经过马老师的治疗,都已痊愈,重新过上了健康、幸福的生活。

马老师详细介绍:http://www.mchning.cn/team/info?id=3

想跟随马老师学习心理咨询,可点击《聆听安宁心理咨询职业技能培训学院(网校)招生信息》查看详情。

重点文章(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丈夫嗜赌如命,妻子出轨该不该被谴责?

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自责

剖析孝文化之孝文化的精华部分(二)

他到底是爱我还是为了“性”?

更多精彩内容:http://www.mchning.cn/news/xlwz




蜀ICP备19002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