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病理性自恋到底有哪些症状表现呢?他到底在生活中有什么表现呢?这是我要讲的第二个话题。
第一个表现就是抑郁,就是这个人会呈现出一种抑郁状态,情绪特别容易变得不好。我跟你们讲,喜怒哀乐惊恐思,这是我们中国人说的七情六欲,开心和不开心实际上并不是相对的,开心不开心、负面情绪和正面情绪,不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一个生物出于本能,比如一个植物,一个植物在没有受损的情况下,没有严寒,没有酷暑,水分充足,土壤肥力充足的情况下,你发现这个植物,它是长得很茂盛的,对吧?你再看小狗,它在不受挫、不挨批评、不被打、食物充足、舒服的情况下,它是很高兴的,它每天都是傻乐傻乐的。所以,积极情绪和状态才是人的或者说是生物的本能,消极状态是不正常的,所以实际上,人的本能或者生物的本能,其实只有一种,就是积极状态,这也就是曾奇峰为什么说“一个孩子如果不给他错误引导,他一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为乐观、积极、充满希望感、茁壮成长、向往健康、向往成功,这才是人的本能。也就是说,你凡事往好处想,你今天没有遇到事情,你是开心的状态,这才是你的本来面目。
如果说你这个人经常会呈现负面情绪,沮丧啊,羞愧啊,惊恐啊,抑郁啊等等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出现了,包括悲观,这是不正常的,这是病,得治。不是说有的人就是个乐观的人,有的人就是个悲观的人,不是这样的,一旦出现了非积极状态,就说明一定是有问题的,就是需要被治疗的。这是第一个症状——抑郁。
第二个症状,就是空虚,他在现实生活里没有真正的能够引起他兴趣的东西,也就是说,他在生活中,其实并不能够真正找到能够给他带来乐趣的这么一个事,或这么一个东西。为什么呢?原因之一,刚才我说了探索受阻,“我这个人不值得快乐”,所以说你在生活中对所有的事情都不太感兴趣,为什么不感兴趣?因为那种好奇心探索欲被扼杀了,或者说受挫了,扼杀的意思就是一点不剩,受挫的意思就是还保留了一部分,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曾经你没有很好的被满足依赖的这种需求,所以说你活着的每一天,你需要的都是跟别人建立关系,所以你的注意力是在活人身上,而不会在物或是事身上,所以我们不会在生活当中去做任何一件让自己开心或者说有成就感的事,你唯一的目标就是跟人建立关系,而且是活人,而且是能够象征自己父母的活人,你做事情和喜欢某个死物,实际上是一种手段,就是我通过做这件事儿来获得某些人的认可,跟他们建立关系。这是第二个象征,也就是说第二个表现。所以你会发现这种人会很容易缺失目标,我不知道我要干什么,我也没有理想,我这个理想也坚持不下去,就这种状态。好像我挺有想法的,你注意,他仅仅就是个想法,想法和目标的区别在于一般情况下目标都是分阶段性的,想法仅仅是个想法,它没有后面的计划,第二,想法很容易就会放弃,但是目标,会让你坚持下来,这就是它们两者之间的区别。
第三个症状就是会把自己想象的非常好。我刚才说了美貌、能力、地位和名誉,就是会梦想自己是无限成功的,这个东西在他脑子里是被放大的,但是这就是那个噩梦的源头,由于会把自己想象的这么好,这就是噩梦的源头,因为现实生活跟这个理想状态差距太大了。
所以,紧接着出现了第四个表现症状表现,就是特别容易受挫,非常非常的敏感,经常会出现羞愧、羞耻、自我贬低的这种做评价。
第五个症状,就是没有办法百分百的去共情别人,没有办法去理解别人的需求和情感。为什么呢?因为病理性自恋的人,他大部分的注意力会集中在自己身上,99%以上的注意力会集中在自己身上,既不会注意在别人身上,也不会注意到正在做的这个事儿和死物身上,所以他就会呈现出没有办法100%去理解对方的需求。甚至有的时候,举个例子,假设你是我的一个朋友,我跟你讲我那些遭遇,你明明可以理解我,但是你不愿意理解,也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你要理解我的话,就代表着你先暂时要放下你的价值观,来走进我的价值观里去探索一番,但是你连这个暂时都没有办法放下,因为不能放下,放下难受啊,放下反正就失去自我了。
第六个特点或者是症状表现就是,他需要被无限的赞美。因为他有一个想法,就是“我是完美的”,可是呢,现实生活又不是,所以他就需要不停地给自己洗脑,同样需要通过别人的赞美,来巩固这种想法,所以这个就是无限的赞美。
那么第七个特点,其实跟之前讲的有一点相似,只不过我单独把它拿出来是为了我们更容易理解,就是他是自我中心的,他是把自己无限夸大的。我说的这个自我中心不是自私,不是我们现实人际关系当中说的那个自我中心,而是什么呢?在自恋者的脑子里头,他的模型是“我是世界的中心,我周围的一切,不管跟我有关系还是没有关系,一旦建立关系,就给我有关系”。一旦和我建立关系,就跟我有关系,比方说,我在宿舍里坐着,我的舍友回来了,咣一关门,我就觉得他摔门这个事跟我有关系。你走在大马路上,然后你看到了一只狗,这只狗冲着马路穿过去了,然后咣一下就被车给撞死了,然后你会想它从我身边过去的那一瞬间,我为什么没有拦住它。他经常这样想,这就是我所说的那个责任扩大化,就总觉得这个世界跟他有关系,而且总觉得自己就是那个世界当中的关键因素,总觉得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起到了决定性的因素,实际上是一种无限夸大的状态,这就是一个表现形式。
第八个象征表现是缺乏自信,但同时,缺乏自信的这个自信是个广义的概念。我说过,既相信自己又相信别人,这才叫真正的自信,那么因为病理性自恋的人,他在依赖的需求上是受挫的,所以说他没有办法真正意义上的100%的全身心地去依赖一个人,他总会跟别人之间有一个厚厚的墙,阻隔着,所以说他没有办法100%的去信任另一个人,这个世界是不可信的,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因为我讲过很多次了,埃里克森的八阶段论,第一个阶段讲的就是这个东西,因为你的依赖需求受阻了、受挫了,所以你不会相信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你也不会跟他们建立过深的关系,也不会去100%的依赖另一个人。这就是那种矛盾,既依赖又阻抗,这种现象就出现了。
所以他紧接着就会衍生出第九个特点,就是他没有办法跟别人建立深层的稳定的持续的关系。他建立的关系,就是表面的、名义上的关系,跟别人交往的时候,尤其是在亲密关系里面的交往状态,就是一种在看似符合礼仪、符合温情的外衣之下的一种冷漠和生硬,这就是他的第九个特点。就是说他没有办法跟别人建立关系,所以跟亲密的人沟通的时候,他没有情感的流动。跟亲密的人之间应该是一种情感的沟通,但是呢,由于说我对这个世界不信任,我没有办法跟别人建立情与情的沟通,所以我跟你的关系,如果我们关系很近,我们仅仅是一种礼貌上的、名义上的表面和谐,背后是冷漠和生硬、不柔软,就这种状态,它里边是缺乏缺少情的。当然,这部分人挺有意思,就是说,他特别容易结束一段关系,结束完了之后还不伤心,你只能说这是一种防御机制。
那么,第十个特点是,他会对别人有强烈的妒忌心。因为他觉得自己很好嘛,我是世界第一好嘛,但是同时,当别人好的时候,在一个团队里头或者说在一个电视上,然后他的这种自恋就会受损,怎么办?受损就是你攻击我了,因为我专门讲过嫉妒这堂课,嫉妒就是因为你的成绩攻击到了我,我对你的一种反击,所以他就会反击别人来维持自己的这种number1,就这种状态,这就是第十个特点。
第十一个特点,有疑病倾向,总担心自己的身体会出问题,或总担心自己身边的人身体会出问题。什么意思?因为我一直在强调身体和心理永远不分家的,你的身体是你心理的载体,那么同时呢,身体还跟生死是息息相关的,也就是说,心理是软件,身体是硬件,硬件没有了,软件屁都不是。好,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出于各种因素,第一个因素,死了,不就是一种脱离关系吗?对于死亡的恐惧,其实是分离焦虑,这点我都讲过很多次就不重复了,那么我其实就是渴望关系的呀,所以我当然就更怕死了,那死与什么相关呀,死与我的健康程度相关啊,这是第一个因素。第二个因素,你记住,我投射给自己的永远都是性本能和攻击性两个,所以这是一种自我毁灭。我担心自己身体生病,实际上说我希望自己的身体生病,这是一种自我毁灭。第三个原因,小孩没有办法让自己生存下来,你们不觉得婴儿的这种弱跟病人的那种弱是一样一样的吗?你刚生出来的时候,你在床上躺着什么干不了,你生病了的时候,你在床上躺着什么都干不了,一样的吧?所以说人本能的就会有一种手段,获得需求的手段,什么手段呀?示弱。我把自己整病了,我有一些需求不就得到满足了吗。所以你就会发现在我们的社会上很慢慢的形成了一种道德绑架,就是我都病了,我都这样了,你都不关心我,我都这样了,你都不满足我,我都这样了,你还怎么怎么着。就这样的,所以说呢,装病、示弱,是一种非常好用的手段,所以我在讲抑郁症的时候,上来第一个就是抑郁是一种手段,所以大家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一种让自己得病的强烈欲望,你记住,我说的是强烈欲望,它不仅仅是欲望,它是很强烈的一种欲望,每个人都会具有这种让自己生病的这种强烈欲望。当然这个东西跟社会文化有关,比方说我举个例子,假设我是一个很热爱工作的人,然后没日没夜地工作,然后我病了,潜台词是什么?我觉得休息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我病了,我就能休息了,我既满足了休息的需求,我又不用背负不工作的道德压力,所以,生理疾病、心理疾病,其实都有可能会成为我们的一种手段,为什么我一再强调实事求是呢?它就这个道理。但是你们记着,我并没有说,你只要累了你就去休息,实事求是的意思是,你真的累了,它不能成为偷懒的一种手段,那就进入另一个极端了。所以,因为各种因素,我只是举了几个例子,说了其中三个原因,这个人就会对自己的身体非常的敏感,特别在乎自己的身体,但是,你就会发现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就是,他如此的在乎自己的身体,他却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这就是病理性自恋的一大因素,挺有意思的啊,这就是矛盾。
那么第12个症状表现是什么?控制欲强,偏执固执。这个很好理解,第一,因为他觉得自己很厉害,他就觉得自己可以控制这些东西,第二,恰恰是那种控制这个世界的那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这个东西会一直存在,所以它就要控制,要重新满足自己能控制全世界的这种心理需求。第三,恰恰源于自己的自卑,所以我固守的那个观点,我的那个理论更不能抛弃了,我如果抛弃的话,我就什么都不是了。所以他就会有这个特点。
那么第13个症状表现是主要是体现在性和攻击性上。在性生活方面,你会发现这样的人,性欲比较低,那你想,他的性本能攻击性都回向自己了,他哪来的性欲呢?在梳妆打扮上,男的不像男的,女的不像女的,就是缺乏性吸引力,大家记着,缺乏性吸引力,男的那个阳光之气,我们称之为性感,女的那种妩媚柔情似水,我们也叫性感。男的没有阳刚气,女的没有女性的那种魅力,其实就是一种压抑,这是他的一个表现。
那么在攻击性上,在现实生活里,你会发现,首先他很克制,很不喜欢跟别人产生冲突,尤其是在捍卫自己利益的前提下,跟陌生人之间,捍卫自己利益的时候,总是妥协。但是,你会发现回到家里,跟自己人会很横。因为安全嘛,他总得有个通道嘛,还有就是在自己的事业和学业上,总是差点儿意思,就不让自己那么的成功。你会发现我讲了这么多东西,它实际上环环相扣是扣在一起了,对吧,互为因果,然后成为循环,就会形成这种状态。
所以,这就是我们说的病理性自恋的几个症状啊,举几个典型的代表性的症状,给大家讲出来,还有一些如果具体讲的话,还有好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那么讲到这里,就说怎么去治疗呢?同志们,这个才是重点,怎么去治疗呢?
作者简介:
马承宁,聆听安宁身体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创始人,最适合中国来访者的职业心理咨询师,是来访者最忠实的陪伴者和心灵守护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实用主义催眠师,心理督导师,社会医学专家,专业心理学毕业,然后一直从事职业心理咨询至今。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功底。从事职业心理咨询工作至今已有10年,治愈了上百位神经症患者,并历时3年半帮助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摆脱精神类药物。
马老师在很多领域都能有效的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擅长婚姻咨询、人际关系心理咨询、儿童青少年咨询、神经症及性心理障碍治疗,并对利用心理学方法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内科疾病有研究。尤其在治疗神经症方面,能够帮助来访者解决症状,重塑来访者的性格,彻底告别该种神经症。众多患者经过马老师的治疗,都已痊愈,重新过上了健康、幸福的生活。
马老师详细介绍:http://www.mchning.cn/team/info?id=3
想跟随马老师学习心理咨询,可点击《聆听安宁心理咨询职业技能培训学院(网校)招生信息》查看详情。
重点文章(点击标题即可查看):